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威脅,香港政府於2025年3月19日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並計劃於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
透過此條例,政府希望可以加強香港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安全能力,並保障城市運作及市民日常生活不受網絡攻擊影響。
何謂「關鍵基礎設施」?
相信對於企業而言,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定義「關鍵基礎設施」?
條例採用兩大類別定義關鍵基礎設施:
-
提供必要服務的基礎設施:涵蓋能源、資訊科技、銀行和金融服務、陸上交通、航空交通、海運、醫療保健以及通訊和廣播等八個界別。
-
維持重要社會和經濟活動的基礎設施:包括大型體育場地、表演場地、科技園區等。
受影響行業種類
1.能源行業 |
|
4.交通運輸業 |
|
2.資訊科技與通訊行業 |
|
5.醫療保健行業 |
|
3. 金融服務業 |
|
6. 大型公共設施 |
|
企業現在就應該未雨綢繆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政府將在條例生效前成立專責辦公室,由隸屬保安局的專員與數字政策辦公室和警務處的專家共同負責制定《實務守則》,並在半年內開始分階段指定營運者及系統。該辦公室將監察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安全威脅,調查電腦系統安全事故,並為營運者提供相關指引。

即使您的企業尚未被正式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提前準備仍然至關重要:
-
避免高昂罰款:條例生效後未能合規的話,可能面臨50萬至500萬港元不等的罰款
-
保持競爭優勢:網絡安全能力已成為客戶和合作夥伴選擇服務提供商的重要考量因素
-
降低業務中斷風險:提升安全能力不僅是合規要求,更能有效防止網絡攻擊導致的業務中斷和聲譽損失
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可能受影響的企業應及早準備,採取以下策略:
1. 評估合規狀態 |
2. 建立專業團隊 |
|
|
3. 強化安全基礎設施 |
4. 制定管理計劃與演練 |
|
|
5. 建立匯報機制 |
6. 第三方關係管理 |
|
|
常見問題 FAQ
點擊打開
Q:我的企業是否會被納入「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範疇?
A:判斷標準主要看您的企業是否對維持香港社會正常運作和必要服務提供至關重要。條例主要針對能源、資訊科技、金融服務、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及大型公共設施等六大界別的大型機構,中小企業一般不會受到直接影響。若您的企業在這些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建議及早評估並諮詢專業顧問。
Q:條例生效後,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需要承擔哪些法定責任?
A:根據條例,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需承擔三大類法定責任:架構責任(設立專責管理單位)、預防責任(採取措施加強應對網絡攻擊的韌性)和事故通報及應對責任(向專責辦公室報告並採取應對措施)。具體標準將由政府即將發佈的《實務守則》詳細說明。
Q:未能符合條例要求的企業將面臨哪些處罰?
A:違反條例的企業可能面臨50萬至500萬港元不等的罰款。除經濟損失外,不合規還可能導致企業聲譽受損、客戶流失和業務中斷等嚴重後果。預防永遠比補救更省錢更有效。
Q:什麼是「關鍵電腦系統」?如何確認我們的系統是否會被納入監管?
A:「關鍵電腦系統」是指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心功能至關重要的電腦系統。判斷標準主要看系統是否直接支持關鍵服務的提供,以及系統受到攻擊後會否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根據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政府將在半年內開始逐步分階段指定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及其關鍵電腦系統。
Q:我們現有的網絡安全措施是否足以滿足新條例的要求?
A:這取決於您現有措施的完善程度。建議企業進行全面的差距分析,評估現有安全措施與條例要求之間的差距。關鍵考量因素包括是否有專責管理單位、是否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和保安演習、是否有完善的事故響應機制等。
Q:條例是否有域外效力?位於香港境外的系統是否受監管?
A:條例本身沒有域外效力,政府不可在香港境外執行相關條文。但如果位於境外的系統由香港的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使用並支持其核心功能,且營運者能從香港境內接達該系統,則該系統仍可能受到條例規管。
結語
隨著條例的逐步實施,企業若能提前做好準備,不僅可以避免可能的罰則(50萬至500萬港元不等),更能在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
透過與專業服務提供商合作,企業可以獲得符合《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條例》要求的整合式安全解決方案,從智能鎖匙管理、人員培訓到系統監控,全方位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迅速應對新的合規要求。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資訊,可以透過下方橙色按鈕與我們alfaCloud聯繫,獲取最適合你的企業的解決方案!
Views: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