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會率先於10月5日舉行工作坊啟動研討會,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聯同眾多工程承建商及機械人供應商一同參與。
隨著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將投入興建,加上大量房屋與基建項目陸續動工,為協助業界解決人手短缺問題,以把握建造業的黃金發展機遇,建造業議會(下稱議會)特別於10月6日至18日開展全港首個建築機械人工作坊,展示逾20部適用於不同建築工序的機械人,推動業界在工程中引入機械人技術,全面提升生產質量及安全水平。
是次建築機械人工作坊屬同類活動中規模最大,議會率先於10月5日舉行工作坊啟動研討會,邀請工程承建商及機械人供應商出席,交流多款機械人的功能、應用範疇,以及如何有效解決不同施工階段的問題,力求增進業界對相關技術應用層面的認知,加促工地自動化及數碼化。
▲ 有關工作坊在同類活動中規模最大,展出逾20部各具獨特功能的建築機械人,可廣泛應用於不同建築工序。
適用於不同工序 加速業界發展
應邀擔任主禮嘉賓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啟動研討會上致辭時,形容活動尤如「機械人巡禮」,讓業界可一次過親身接觸不同種類的建築機械人。她引述目前房屋署會有37個工程項目將陸續使用建築機械人,若承建商入標時注明採用機械人也可獲得加分。「我們期望藉此鼓勵業界加快引入相關創新科技技術,既可減少前綫工友的辛勞,也能透過機械人將工地資料直接輸入建築信息模擬(BIM),提升施工效率。」
為期近兩星期的工作坊,逾20部建築機械人各具不同功能,包括測量機械人、混凝土牆面打磨機械人、密閉空間檢測無人機,以及樓宇檢測機械人等,可廣泛應用於場地規劃、牆面施工、現場進度監測、設施管理等不同建築工序,現已投入市場應用。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表示,建造業的願景是打造更安全、更有效率和更高質素的行業,機械人技術絕對能協助業界加速發展,達成目標。
填補勞動力不足 迎接基建潮
應用建築機械人屬大勢所趨。在業界具豐富經驗的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直言,與其他國際大都會一樣,香港正面對建築工人老齡化的情況,預計十年後將有近一半熟練工人年屆六十五歲,若同時退休會令業界人手短缺更為嚴重。「因應部分工種涉及重覆性高及低技術的工序,較難吸納新一代入行,建造業議會很早已透過舉辦多場展覽及考察活動,助業界了解建築機械人技術的發展趨勢,讓業界保持競爭力。」
「現時本港每年的建築工程總量,每年約為一千三百億至一千四百億港元。未來十年為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房屋局的建屋量會持續增加;而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醫院重建計劃,以及各項民生所需的基建項目等,也相繼投入動工,預期每年的建築總量將增至三千億港元。」他補充,建造業必須通過引入合適的自動化科技,補充人手的不足,方能捕捉這個龐大的發展機遇,而建築機械人正正可以幫助補充這個短板。
▲ 鄭定寕喜見業界踴躍申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以購置可應用於室內裝修及雜項工作等建築機械人,提升工程效率及安全度。
批出資助申請 助引入創新科技
作為全港首個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機構,建造業議會對推動業界廣泛應用機械人技術同樣不遺餘力。鄭定寕稱,議會是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基金)的執行伙伴,旨在讓業界透過基金的資助可以加快採用不同的創新科技,以提高工程的質量及安全,當中包括建築機械人,其中購入本港研發的機械人,資助額可高達八成;而引入非本地研發的機械人,資助額最高亦可達七成,增加使用的誘因。
「截至目前,我們已批出接近12億港元的資助申請,業界反應踴躍。最多公司申請引入與室內裝修及雜項工作相關的機械人,如搬運建築材料、打磨、批盪、噴漆等。」除了以自動化科技取代人手進行重覆性高的工序,以減省工友們不必要的勞損外,部分較高危的工序,如高樓外牆驗測等,也可由機械人代勞,從而減低高空工作的風險,長遠可補充熟練工人退休後流失的勞動力,應付工程持續增加帶來的額外工作量。
建築機械人工作坊
日期:2023年10月6日至10月18日
地點:九龍灣大業街44號香港建造學院3樓工場
工作坊詳情及登記:https://citac.cic.hk/zh-hk/news-and-events/events/upcoming-events/upcoming-events-details/537
Views: 2